(本文揭晓在2009年10月15日《济源日报》第07版:文化·娱乐)
?
第一次看到司刚写的《再回济源》这个关于济邵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随笔时已是深夜,本想写点读后感,怎奈夜已深。那日得闲,再次翻看,又恰从济源回来,感伤便颇多。
??? ?司刚是我的好同事、好朋侪,也是我离别工地生涯回到项目部后见到的第一个熟人。我们一起事情、生涯了四年。他主管质料、机械管理事情,和我们财务部分打交道较多。从因地制宜设置质料管理流程,到大宗质料采购程序的制订,为了事情,我们经常一谈就到深夜。司刚又分担党群事情,而我无意也写点“豆腐块”,我们之间配合的话题就更多了。事情上,我和司刚在会上相互摆看法、谈想法甚至拍桌子、甩簿本,私下却相互资助,亲如一家人。在我们的提倡下,两个部分派合默契,同事之间关系很融洽。
??? ?司刚做事认真,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迷糊。每月的清静质量和文明施工检查,他都是亲自带队,检查完就开会评选,奖优罚劣。来自方方面面的检查多了,整理文字质料就成了一份苦差事。为了赶写一份汇报质料,我经常一干就到三更,也因此被冠以“夜猫子”的称呼。夜深人静,我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司刚叫起来资助改稿子。他眼睛模模糊糊,脑子却苏醒,说改一篇稿子得请他吃一碗扯面外加一瓶啤酒。我就奚落他,说他这个项目书记当得一点态度和同情心都没有。在嘻嘻哈哈中,他会给我提很多多少中肯的建议。从排比句的运用,到语言语气的修改,甚至一个字和标点符号,他都逐一指出来。就这样,在我们的通力合作下,济邵高速公路项目的文体运动和宣传事情搞得红红火火。2006年、2007年,我们标段在全线63个标段的宣传事情中一连获得“优异宣传单位”的称呼。2006年、2008年,我们被集团公司评为优异项目司理部,2006年、2007年、2008年一连三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07年元旦,工地上组织元旦文艺会演,有的标段约请演员来演出节目,而我们则自编自演了陕西方言版的“三句半”—— —《济邵情》和配乐诗朗诵。每到晚上,各人一起在聚会室里排演,敲锣的、打鼓的,尚有围寓目热闹的周围村民,似乎赶集一样,现在追念起来,心里照旧热乎乎的。
??? ?履历了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终于向济源人民交上了一份知足的答卷,按期建成了“中原第一高桥”—— —逢石河特大桥。这座被誉为“桥梁建设百科全书”的大桥是济邵高速公路全线的要害性、控制性工程,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手艺含量高。回首往昔,我不会遗忘,2006年1月14日,在严寒的风雪中,我们灌注了第一根桩基;不会遗忘,在钻探坚硬砂岩地质时,散落在钻头边那些密密麻麻的焊条;不会遗忘,一步一步爬上80米高的塔吊向下回望时的恐慌;不会遗忘,2007年7月30日那场几十年不遇的暴雨袭来时的惊心动魄;不会遗忘,我们在100多米高的桥墩上栉风沐雨,纪录挂篮压力试验数据的情景;不会遗忘,同事们在工地上为我点燃30岁生日的蜡烛以及村口老白饭店那5块钱一瓶的二锅头和那碗香馥馥的油泼面;更难忘,2008年7月31日大桥合龙时庆典的锣鼓鞭炮声和群众自觉组织的秧歌队以及工程竣事后,节沐日里仍有来自济源的朋侪们的问候和祝福!对我们这些年轻人而言,济邵高速公路代表着人生阅历的积累和管理履历的提升,更代表着一段青春无悔的日子。
??? 我敬重做事认真的人。在济邵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工地,有许多像司刚这样认真思索、认真事情、认真生涯的同事。他们用认真和执著撑起了巍峨的逢石河特大桥。我和一经的同事约好,等冬季闲暇时,再回到原来的工地上看看,看看逢石河特大桥头竖起的那尊“女娲补天”雕塑,与我们一起生长的逢石桥合张影,将这段岁月永远定格在影象里;再一起爬一回王屋山,远望一眼云雾中的逢石河特大桥,由于它已巍然屹立在我的心中。
??? 在济邵高速公路通车一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支持济邵高速公路建设的列位向导,献给那些体贴过济邵高速公路的朋侪们,更献给参建济邵高速公路的列位同事,献给我们一经度过的那段岁月。祝愿每位战友专心做事、起劲事情、善待自己、快乐生涯!? (责任编辑 赵换军)